18月份,进口原油32780万吨,同比增长9.6%。
双重压力下的很多民营光伏企业已经步履维艰,不得不出让优质的光伏电站资产,以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然而,出售电站资产也非长久之计,且光伏电站出售周期长,手续复杂,远水解不了近渴。
俞子彦表示,我们在绿色租赁的实践当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坎坷,但仍保持着专业化态度以及深耕行业的定力,为仍坚持下去的民营光伏企业致敬,共同探讨解决光伏企业面临的难题。在通威集团主办的2019第二届中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俞子彦介绍到,531政策后,国企加速扩张,迅速加入到光伏电站建设的战场当中,受政策影响光伏市场新增装机迅速萎缩,而存量电站的收购兼并交易呈爆发式增长,2018年531后半年内交易容量达1.295GW,参与者逐渐过渡为五大四小等国企央企。据清洁能源咨询机构Mercom资本月初发布的报告,2019年1-9月,太阳能企业融资总额(包括风险资本/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和债务融资)达到90亿美元,较之去年同期的67亿美元增长34%。俞子彦认为解决民营光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需从补贴问题切入,并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然而,出售电站资产也非长久之计,且光伏电站出售周期长,手续复杂,远水解不了近渴。
首先,代表金融机构呼吁国家出台专项补贴贷款,仿照出口退税贷款,政府提供部分补贴,金融机构下浮部分利率,企业承担部分利率,从三方面缓解光伏企业现金流压力,也缓解补贴资金压力;其次,鼓励光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通过制定松紧适度的标准,为光伏企业尤其是民营光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提供发行便利和利率支持;最后,建议设立产业基金,由协会牵头,积极邀请政府、行业领军企业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据清洁能源咨询机构Mercom资本月初发布的报告,2019年1-9月,太阳能企业融资总额(包括风险资本/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和债务融资)达到90亿美元,较之去年同期的67亿美元增长34%。实际上,上述这两方面,正是爱康轻资产化之后的重点主攻业务方向:新能源高效智造与智慧能源运营运维服务。
依据公司规划,未来还将出售手中剩余的全部光伏电站,进一步轻装上阵。我们从2017年末,就开始了光伏电站资产的出售。项目已于2018年9月底动工,计划分三年实施完成,一期项目将于今年末投产。此外,爱康还顺利导入前沿的技术,并一次性成功生产出了高效的叠瓦产品,明显提升了组件发电效率。
爱康长兴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20亿元,将大幅度提升爱康的未来业绩。这一部分降低的营收,通过聚焦制造主业完全弥补了回来:这其中,边框实现营收10.75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71亿元,同比增长18.94%;光伏组件实现营收7.84亿元,较去年增加了1.05亿元,同比增长15.49%。
爱康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出售重资产的光伏电站,将公司从重资产、较高负债模式转型为轻资产、低负债模式。这些数据表明,爱康由重转轻的升级之路已初见成效。这其中,爱康科技(002610.SZ)最为典型。2017年,中国光伏装机实现了53GW的增长,为全球第一大装机市场,增长幅度为历年最高。
2018年半年报显示,爱康科技的太阳能电站运营收入为44422.34万元,到今年上半年降低到23289.86万元,下降幅度为47.6%。爱康的太阳能边框业务连续9年位居全球市场第一位、支架连续3年位居国内市场第一位,在光伏制造细分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待转型全部完成,爱康的营收、利润、现金流、资产质量都将会更加靓丽。在这一减一加中,可以看到爱康科技的基本面在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在蜕变升级中,爱康科技,一家以智慧能源运维和高端智能制造为主业的新龙头已显露雏形。双方通过强强联手,将在优势互补中释放出强大动能。
在本次牵手中,双方在电站出售外还达成了两项深度合作:一是,双方在光伏电站投资、光伏迭代技术投资落地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经营企业是一门学问,以灵敏的嗅觉审时度势、因时而变,在学问之外更需要智慧。
以HJT为引领,爱康科技的先进高端光伏设备制造将更具规模。通过精耕细作和不懈努力,走到了国内同行业民营企业的前列位置:在全国超过100个县市设立了项目公司,截至2018年底,爱康集团持有光伏电站约800MW(最高持有近1.3GW),运维光伏电站近1.5GW。其早在531新政之前便着手加减法式资产优化布局。HJT是光伏行业广泛认可的高效技术方向,量产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以上,远高于传统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国家能源局鼓励大力发展的新一代太阳能光伏技术。在智慧能源运营运维服务方面,爱康也以做出足够的积累。因战略前瞻而先行了一步的爱康,则步伐从容很多。
更重要的是,光伏制造业务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从10.08%上升到11.53%。粗浅看待光伏电站变卖潮,只会看到国进民退与民企钱紧。
随着国家政策变化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由易转难,爱康敏锐的发现,中小民营企业依靠自身造血能力并不能撑起来耗资巨大的光伏电站业务。2018年5月12日,爱康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爱康集团与浙能电力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框架协议》,在几大重要合作意向中的第一项,为浙能集团拟大规模收购爱康持有的光伏电站股权。
目前,爱康已经拥有600MW的高效电池年产量和1.4GW的组件年产能,单、多晶电池效率分别为20.2%与18.8%,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但如果细加分析,会发现表象背后的真相:爱康科技上半年净利润之所以下滑,主要就是电站出售后带来的业务贡献大幅减少。
根本上讲,民营企业并不适合做重资产的光伏电站投资,我们更看好智慧能源运维的发展空间。2011年至2015年间,爱康科技从配件制造转型升级,发力电站投资和运营业务。2019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爱康的电力服务业务实现毛利13058.43万元,毛利率高达56.07%。中国光伏产业每一次的政策变化,都会带来全行业的风云激荡。
通过收购光伏电站,浙能集团实现了能源结构优化,履行起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国企职责,引领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我们主动开始了资产轻量化布局,大量卖出电站,仅保留电站运维服务,这更适合民营企业
中国光伏产业每一次的政策变化,都会带来全行业的风云激荡。此外,爱康还顺利导入前沿的技术,并一次性成功生产出了高效的叠瓦产品,明显提升了组件发电效率。
这其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笔,是与浙能集团的交易。粗浅看待光伏电站变卖潮,只会看到国进民退与民企钱紧。
各项指标均表明,爱康科技的财务风险大幅降低,资产状况良好。公告一出,行业人士为之侧目:爱康大手笔出售电站,背后逻辑是什么?很快,市场和政策走向就给出了解释:仅仅19天后,531光伏新政出台,整个行业哀嚎一片,火热的光伏市场一夜入秋,前期激进扩张的企业则纷纷出现危机,现金流捉襟见肘,不得不抛售电站以求活命。在蜕变升级中,爱康科技,一家以智慧能源运维和高端智能制造为主业的新龙头已显露雏形。这一部分降低的营收,通过聚焦制造主业完全弥补了回来:这其中,边框实现营收10.75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71亿元,同比增长18.94%;光伏组件实现营收7.84亿元,较去年增加了1.05亿元,同比增长15.49%。
截至到2019年半年报期末,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末的66.12%下降到了55.29%;流动比率从2017年末的0.78,提升到1.31;速动比率从2017年末的0.69,提升到了1.14。以HJT为引领,爱康科技的先进高端光伏设备制造将更具规模。
近如2018年531光伏新政,引发了民企的光伏电站变卖潮。很快,8月31日爱康与浙能的交易最终落地,交易电站总装机容量503.53MW。
在这一减一加中,可以看到爱康科技的基本面在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这其中,超过七成的光伏电站都出售给了国资背景的企业。